鹿特丹是哪個(gè)國家的城市(歐洲最大國際海運港口)
時(shí)間:2024-03-14
點(diǎn)擊:13次
鹿特丹(rotterdam)是荷蘭第二大城市,包括郊區人口共102萬(wàn)。
位于荷蘭的南荷蘭省,nieuwe maas河畔。
鹿特丹為歐洲最大的海港,在2010年為世界第10,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85名。
鹿特丹在歷史上幾經(jīng)興衰。
1250年在馬斯河北岸修建堤壩,用閘門(mén)將鹿特河與馬斯河隔開(kāi)。
1340年荷蘭伯爵威廉四世挖掘運河與代爾夫特和萊頓相通,使鹿特丹開(kāi)始繁榮起來(lái)。
1563年城市大部分曾被大火破壞。
1572年鹿特丹被西班牙軍隊占領(lǐng)和掠奪。
16世紀,鹿特丹在泥沼地上挖掘出了許多港口。
18世紀,鹿特丹的對外貿易更為蓬勃興旺。
到19世紀,鹿特丹在轉口貿易方面的地位日益重要。
德國在1870年統一,在萊茵地區,特別是在魯爾地區實(shí)行工業(yè)化。
至20世紀初鹿特丹一躍而成為荷蘭第一大港,世界上設備最好的港口之一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鹿特丹遭受了巨大損失。
戰后執行重建計劃,使鹿特丹自1961年起躍為世界第一大港。
它有400條海上航線(xiàn)通往世界各地,每年約有3.1萬(wàn)艘海輪和18—20萬(wàn)艘內河船舶???。
港口設備先進(jìn),擁有機械化裝卸碼頭,大型倉庫和冷藏庫,是世界最大集裝箱港口之一(其余為香港、新加坡、高雄、紐約等)。
港內可停泊30—50萬(wàn)噸巨型油輪。
荷蘭已成為一個(gè)經(jīng)濟發(fā)達的國家,它是歐共體最早成員國之一
工業(yè)門(mén)類(lèi)齊全,擁有歐洲最大的煉油廠(chǎng),造船業(yè)很發(fā)達,石油化工、家用電器、電子儀器、乳品加工、人造黃油在國際上享有盛譽(yù)。
在老城區,許多街道路面是用石頭鋪成的,保留數百年前的風(fēng)貌。
鹿特丹是一座位于馬斯河沿岸的城市,市內河道很多,有各種各樣的船只停泊在河邊。
rotterdam)是荷蘭第二大城市,歐洲第一大港口,亞歐大陸橋的西橋頭堡(東橋頭堡是中國連云港市),位于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。
其衛星城亞歷山大斯塔德附近低于海平面6.7米,為荷蘭最低點(diǎn),該處有居民17.5萬(wàn)。
鹿特丹氣候冬季溫和,夏季涼爽,1月最冷,平均氣溫1℃,7月最熱,平均氣溫17℃,年降水量700毫米。
鹿特丹位于荷蘭西南部萊茵河和新馬斯河河口,跨北海28公里,是世界較大的港口,也是荷蘭第二大城市。